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斜杠青年”卢作孚的故事,未完待续

郑钰潇 重庆瞭望
2024-09-08

卢作孚,这三个字的分量太沉,早已深深嵌进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里;这三个字背后所承载的意蕴却又常读常新,总能让今人找到共鸣。

卢作孚身上的标签不少。他是著名的实业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,是“中国船王”“北碚之父”,更是一名爱国者。有人称他是百年前的“斜杠青年”,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。

8月25日,“渝派”精品纪录片《卢作孚》上线。该片聚焦他生前的“教育救国”“实业救国”“乡建运动”三大社会实践。一个真实可感的卢作孚,拨开历史的烟云向我们走来。

就像该片导演所讲,“当我们追寻卢作孚的足迹时,常常感受到两个词:创新与现代”。从历史中汲取经验,与当下产生共振,卢作孚的精神必将薪火相传。

▲纪录片《卢作孚》海报。/新重庆-重庆日报客户端

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继续讲好卢作孚的故事,要通过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厚植家国情怀。

面对近代以来的国势衰微、民生凋敝,卢作孚坚持将实用教育和科学研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、民族进步的动力来源。他说过:“几乎前半生的时间,都花在办教育上,而现在所办的实业,也等于是在办教育。”

他把教育看作救治国家的良方,强调“一切病象,皆缘于人,须教育救治之;一切事业,皆待于人,须教育兴举之”;他重视科学、倡导科学,提出“以机器替代人力,以科学方法替代迷信与积习”……

从他在泸州地区的教育改革试验,到创办成都通俗教育馆,再到以北碚为中心开展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,可以说卢作孚为当时封闭落后的西部地区,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、传播科学的大门。

其背后,鲜明地指向了一点:以“爱国”为核心的救国之识。

把目光拉回当下,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,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。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,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”。

有顶层设计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提出,“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。强有力的政策加持之外,也需强化以爱国、奉献为主体的精神价值取向。

看地方实践。当前,重庆正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,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。无论是为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,还是迭代升级“416”科技创新布局,今天的重庆,正在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实际行动。

卢作孚的“教育救国”在当下有了更新的意义。我们深知,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、铸魂育人的工作,要让爱国植于心、践于行。

▲1930年,卢作孚在北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,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。记者 齐岚森 摄/视觉重庆

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。继续讲好卢作孚的故事,要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,充分实现政企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卢作孚所处的时代,国家积贫积弱,中国在国际上有贸易往来的民办企业很少。但他讲过:“我们要鼓起勇气,坚定信心!凡白种人做得来的,黄种人都做得来;凡日本人做得来的,中国人都做得来!”

他创办的民生公司“崛起于长江,争雄于列强”,是当时中国最大、最有影响的一家民营航运企业。民生公司在抗战时助力工业内迁,组织实施“宜昌大撤退”,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火种。

他是实业家,他却说“民生公司最后的意义决不是帮助本身,而是帮助社会”;他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优渥生活,他却毕生节俭,选择在时代的沉浮中逆流而上。

其做法,深刻地阐释了一点:以“爱国”为导向的报国之志。

当前,在外部环境动荡加剧的情况下,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,加之网络上某些人恶意诋毁、抹黑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,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,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。

坚定不移地把握“大我”的脉搏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,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,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。“做爱国敬业、守法经营、创业创新、回报社会的典范”,摆在首位的,便是“爱国”。

充分激发“小我”的创新活力。民营经济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。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,要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。“超常规”之下,有理由期待看到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渝商精神的民营企业家。

卢作孚的“实业救国”如今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。我们清楚,越是面对风高浪急的各种考验,越是考验政企之间能否真正形成合力。

▲2022年6月21日,长江第一艘LNG双燃料商品汽车滚装船“民生号”,在果园港首航。记者 罗斌 摄/视觉重庆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继续讲好卢作孚的故事,要回应老百姓的关切和需求,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。

1927年之前,北碚还只是一个破烂的小乡场。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,其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。在卢作孚看来:“要赶快将这个国家现代化起来,所以我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。”

拿时下火热的“文旅”来说。在卢作孚就任峡防局局长后,他就想方设法对当地文旅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,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。时至今日,由他主持修建的北温泉公园,仍是北碚文旅一张闪亮的名片。

在卢作孚的主持下,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、成就最大的乡村建设运动,发出了历史先声,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,对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
其经验,充分地印证了一点:以“爱国”为驱动的强国之心。

如今,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‘三农’工作的总抓手。”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、阶段性成果,就得在建立现代农业、打造新型业态、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花大力气、下苦功夫。

紧跟时代步伐,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今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做好“三农”工作责任重大。具体而言,土地流转、人才培养、资源分配、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桩桩“小事”,都是影响乡村振兴成色的一件件实事,任何一件都不能等闲视之、敷衍了事。

汲取“千万力量”,解锁乡村振兴的“万千姿态”。今年也是重庆学习运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经验,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。于重庆而言,要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层层压实责任,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。

卢作孚的“乡建运动”可以拥有连接时空的更丰富的内涵。我们看到,虽然所处的时代、面临的任务不一样,但强国之路的内核始终没变。

北碚卢作孚纪念馆的展厅里,有这样一幅题字:“每一个青年都得认清楚自己的责任是如何去帮助社会,不要误认为社会只是帮助自己的!”

这是卢作孚这位“斜杠青年”永远年轻的密码,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,为国家建设、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。



责编丨王祥
责校丨伏一晨 程正龙 
审核丨王方杰

长期征稿,每篇稿费2000~10000元
投稿邮箱:cqliaowang@vip.163.com
往期精彩内容

● 为基层减负,必须动真碰硬

● 警惕微短剧“围猎”中老年

● 邓小平:做改革的“实事求是派”



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
邀请加入读者群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重庆瞭望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